當前位置:首頁>知名專家>
周永祥
咨詢熱線:010-64518239 瀏覽: 477

工學博士,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,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筑防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;
1998年9月,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結構工程專業,2002年7月本科畢業,并獲得工學學士學位。2002年9月免試進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攻讀土木工程博士。2007年畢業,獲工學博士學位。同年,進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工作。在學期間,曾獲得“格雷斯中國建材獎學金”、“清華大學一等獎學金”等獎勵。目前已發表論文100余篇。
主要研究方向為:
混凝土技術及標準化、固廢利用與土壤加固技術。所領銜團隊的科研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集中在:1)混凝土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控制;2)地域性原材料(火山灰、冶金渣、尾礦、建筑垃圾等)資源綜合開發利用;3)高強混凝土、高性能混凝土和超過性能混凝土技術。工作內容涉及基礎研究、標準規范和工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與轉化。
現在擔任的學術團體或社會職務有:
兼任全國混凝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,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材料分會秘書長,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會常務理事、副秘書長等。清華大學工程碩士導師,北京交通大學、西南交通大學、武漢大學、北京建筑大學、青島理工大學等校外導師。
主持或參與的科研和標準規范項目有:
主編《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》、《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》、《水泥和混凝土用鎳鐵渣粉》等國家、行業和社團標準8項,作為主要核心成員參與編制國家、行業標準20余項;主持國家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撐計劃課題“固體廢棄物本地化再生建材利用成套技術研究”、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“地域性天然原材料開發利用”、國防科工局項目“飛鳳山低中放固體廢物處置場工程屏障演變分析”重大科研項目子任務。負責“馬來西亞檳城二橋結構耐久性研究與設計”、 “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冷卻塔結構耐久性研究”、“濱海地區預應力混凝土離心樁耐久性關鍵技術研究”、“天津Z4線軌道交通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與防水研究”、等重大工程咨詢項目20 余項。
自2014年起,帶領團隊在非洲肯尼亞開展了“天然火山灰質材料在肯尼亞鐵路工程中的應用技術研究”、“非洲地區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優化及養護集成技術研究”等工程咨詢與技術攻關工作,為我國“一帶一路”首個非洲項目——肯尼亞蒙-內鐵路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;主持了住建部課題“高性能混凝土技術及標準國際化推廣對策研究”,參與編制了面向外海工程的《老撾混凝土技術規范》,參與孟加拉河底隧道混凝土耐久性技術咨詢,為我國工程技術及標準化工作走出國門做出了相應貢獻。